總投資額突破10萬億元!多地密集發布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清單!
2025/7/7 12:57:36 瀏覽數:5
促進民營經濟持續、健康、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搭建的“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”顯示,截至7月4日,全國正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11842個、總投資額10.19萬億元。此外,全國多地近期發布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項目清單,進一步提振民間投資信心、拓寬民間投資領域。

多部門政策支持 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層面,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——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》已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。在保障公平競爭、促進投資融資方面,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,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,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,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,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。 為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,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近日組織集中向民間資本新推介項目3200余個、涉及項目總投資超3萬億元。該批項目聚焦交通運輸、能源、水利、新型基礎設施、城市基礎設施、環保、倉儲物流、制造業等重點領域,依托“全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”向社會公開推介。 此外,多部門在破除市場壁壘、拓展發展空間、保障款賬支付等方面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,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。 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方面,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?!妒袌鰷嗜胴撁媲鍐危?025年版)》的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;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,今年1-4月,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,一億元以下的項目,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占比超過80%。 拓展發展空間方面,支持民營企業參與“兩重”建設和“兩新”工作,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,已經在核電、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。同時,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投資布局,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。 保障款賬支付方面,明確機關、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期限要求,增加規定大型企業應當自貨物、工程、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。 向民間資本推介 全國多地發布項目清單 地方層面,全國多地近期公布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名單,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。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區、各部門于梳理篩選了一批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、投資回報機制明確、有一定投資需求的項目,面向民間投資公開推介。今年首批發布119個重點項目,總投資約1244億元、擬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約429億元。這些項目覆蓋科技創新、先進制造業、商業服務、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、文旅體育、城市更新、農業農村、住房建設等9個領域。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2025年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項目清單,共75個重大項目、總投資330億元,重點集中于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新基建、城市建設等領域。此批推介項目具有四個特點,一是符合政策導向,當地政府將優先配置要素資源,給予爭取資金、保障項目用地等政策支持;二是政府主導推進,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意愿強,擬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機制、創新、管理、運營等優勢,提高項目建設運營效率,民間資本可通過控股、組建聯合體等多種方式靈活參與;三是投資規模適度。這些項目政府已做了深入研究謀劃,民間資本可作為投資主體參與建設。 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公開發布了2025年第二批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名單,共60個,計劃總投資952.2億元,計劃引入民間資本460.2億元。包括產業類項目(含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)13個、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19個、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28個。 地方政府大規模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,已成為深化市場化改革、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信號。此輪推介潮的核心目標在于“引資”與“引智”并重,通過吸引民企參與,可借助民企的機制靈活性、創新能力和運營效率,提升重大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效能,尤其在科技創新、新基建等前沿領域,民間資本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。
來源:建筑時報